硅谷旅行网
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今日焦点 > 正文

今日焦点

三月三歌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,三月三歌会是哪个民族

Zbk76552025-04-12今日焦点35

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

三月三是中国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,其中包括壮族、苗族和瑶族等。这个节日也被称为“歌圩节”,是壮族人民用来纪念刘三姐的。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,壮族人民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,如唱歌、跳舞和交换信物等。此外,他们还会制作五色糯米饭,认为这种食物可以带来幸福和吉祥。

在三月三这一天,壮族人民还会举行抢花炮的活动,这是一种类似于橄榄球的运动,参与者会争夺一个铁制的花炮。传说中,获得花炮的人会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,也会受到姑娘们的青睐。

三月三的来历有多种说法,其中一种说法是这一天是黄帝的诞辰。古时候,人们会在这一天拜祖先、拜轩辕和拜蚩尤。在壮族的传说中,三月三也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诞辰日。

总的来说,三月三是一个充满欢乐和传统的节日,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庆祝方式和习俗。

三月三歌会是哪个民族

三月三歌节是广西壮族、汉族、瑶族、侗族、苗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。这个节日以壮族为典型,在古代,壮族青年男女会聚集在街头欢歌,或者在江边聚餐。在壮族的传说中,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的生日。

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的传统踏青歌节,也是壮族祭祖、祭拜盘古、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。这一天也是汉族的上巳节,有祭拜祖先和轩辕的说法。

泌阳县的盘古山被称为“中国盘古圣地”,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,都会有大量的人前来这里朝圣。泌阳县从南北朝时期就开始有盛大的拜祭活动。自2003年以来,泌阳县将这一传统庙会打造成集文化、旅游、经济开发、寻根拜祖、展示泌阳形象为一体的盘古文化节,已连续举办了10届。

盘古山上的盘古神庙始建于五代。相传当年盘古山上常有神光显现,更有蜃楼仙境为乡民官士亲见。每奇景临世不过半日即没,其中有仙楼宫阙,井然杼比;麒麟、彩凤、青鸾、仙鹤、白螭、神龙戏于其间;琼草玉树,遍地可见;灵果珍品,望而垂涎。仙人飞相来往于瑶宫紫阙,且有彩裳宫娥、童子相随而行。仙气氤氲,自在非凡。其中有一大殿其势最伟,殿前正门上有一青玉大匾,上书“盘古神殿”四大錾金字迹,气势恢宏,庄严非常。殿外庭中有一高逾百丈的玉雕,周身不见半点瑕疵,通体莹光润透,更不显丝毫雕琢之工迹,纯朴自然,浑然天成。此玉雕所绘乃一神人,但见此人,虬髯浓眉,金刚怒目,歼行方口大耳,上身赤膊,肌肉虬结,下身槲叶围裙,不失庄严。手执一利刃巨斧,挥天斥地,慑泣鬼神,正是有开天辟地之功的盘古大神。此事传至京都,明告圣听。帝命钦天监卜占,告之乃神迹,瑞兆也。帝亲身移驾,周车而至,恰逢蜃现。甚喜,净身、斋戒、焚香,祷神祈天。望上达天听,永保社稷。后,遣能匠巧工于山顶造殿立社,树碑以传。命僧道代帝世相守司,以求国安。世传盘古氏九月初九圣诞,三月初三升天。于是在每年阳春三月花开农闲时,行起庙会,以念盘古开天之功善。

值此之时,僧道凡夫,官宦平民,商贾小贩,鸿儒白丁,尽皆云集于此。或论道说法,或攀比奢华,或藉此营生,或寻墨梦笔,以生妙花。三教九流,走卒艺人,不绝其间,山上山下,人烟阜盛。叫卖声,讨价声,欢笑声,吟哦声,祈祷声,诵经声,诸般声语不绝于耳。山下车马、云轿、简棚、华盖,赁地而卧,占地而居。山道侧径有林荫歇脚者,有烹茶煮茗者,有沽酒独酌者,有行令聚饮者,有沾汗而行者,有摇扇拄竹者,有踊跃跳行者,有裙带相帮者,有步履匆匆枣改兄者,有驻足而望者,世间百态,不一而足。

山顶之上,喷火、变脸、变戏法儿、吞剑、碎石、耍刀、舞枪、打鞭、履纤、舞狮、舞龙、斗鸡、戏猴等,更有灯谜、对联、赋诗、作词等文墨凳袭之巧,骚客鸿儒,尽来附足,一展才华。其中更是成全了不少才子佳人之良缘!

碧玉名媛,自是钟爱一些小巧精奇的物什,珠钗、发卡、玉佩、束发丝结、开光护符,必不会少。各地之风味小吃、冷饮、布偶、纸鸢、木质刀剑、竹箫短哨,皆为垂髫小儿之最好。又有外地客商携锦帛、雾茗、书画、美玉,藉此易物,换取黄白。

总之,盘古庙会乃一年一度之盛会,不往则定当抱憾遗恨终生!